故事里的青春 | 她瘫软的身躯里,有一根坚强的生命支柱……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结合庆祝建团100周年,校团委选取青运史上的先锋人物创作了“故事里的青春”系列广播剧,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从党领导的青年运动史中汲取青春力量。以校学生会、校第21期青马班学员为主创,在研习传播中强化实践锻炼,坚定理想信念。近日,讲述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广播剧《当星空闪耀时,我们一定见过她!》在学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播发,让我们共同倾听!
本广播剧由福建师范大学团委制作
脚本:李清兰、林安琪、邱依霖
播音:周涵、盖梦源、邢子涵、陈曦、方子晗
后期:张骁天、费腾
也许,你见过她
在电视上、在报纸里
也许,你认识她
在小学课堂上、在作文素材里
1983年3月17日
全国近两亿人收看了由中央电视台
向全国播放的张海迪事迹报告会实况
由此,“张海迪”这个名字
成为了感动亿万青年的存在
以及未来无数国人的动力来源
光芒背后,荆棘重重!
2022年2月21日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京成立
在本次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
担任代表团团长一职的
正是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
当这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时
我们总会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我们是如此地了解她
她曾带给我们的精神动力
早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内心
可是我们对她的了解
似乎又只是停留在
她笔下的那些触动心灵的文字
以及她曾带给我们的那份
激励、振奋、感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也曾经历命运的无数次挑战
生于山东济南的张海迪
在5岁时便患上了脊髓血管瘤
接下来的4年里
她做了3次大手术
脊椎板被摘去6块
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
虽然保住了性命
却从此高位截瘫
那时,医生们一致认为
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
一般都很难活过27岁
但是,在这个瘫软的身躯里
有一根坚强的生命支柱
如今的她,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
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学习是为了探寻人生的意义
15岁时
她随父母来到
聊城莘县的一个贫穷小山村
村里的木匠大叔为她做了一个木轮椅
村里的孩子们推她来到绿色的田野上
在那里,她看到了蓝天和灿烂的阳光
那里的一切也成为她一生中宝贵的回忆
在那里,她不仅为村里的孩子们上课
还主动学习医疗知识技术给村里人治病
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
她反复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
她坐着轮椅
为万余名乡亲无偿治疗疾病
受到乡亲们的热情赞誉
除此之外,她还通过自学完成了
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全部课程
学习了英语、日语、德语等语言
翻译了近20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
她曾这样回忆
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没有玩具
家里也没有收音机
当时真的是如饥似渴地
想学习、想读书”
“我不是为学位而学习
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哲学
探寻人生的意义”
在吉林大学攻读哲学硕士期间
她认真思考每一个专业问题
一遍遍修改每一篇学业论文
对于导师指导要读的书
她一点点地啃
论文答辩都如期完成
“因为我能忍受痛苦”
1985年,她开始创作
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
但由于长时间坐轮椅
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
右胳膊也因长期支撑身体
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几年后,命运再次与她开了个玩笑
36岁的她被确诊为鼻癌
为防止麻药致癌细胞扩散
医生建议手术时不使用麻药
那次手术是她的第六次大手术
鼻子那么小的一块地方
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缝了40多针
但是她并没有喊叫一声
“因为我能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痛苦”
这个在医生眼中活不过27岁的女孩
用自己顽强的意志
打破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
在她看来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生命的最终意义是
要实现在精神上的追求
她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她以顽强的意志
与疾病和困难作斗争
满腔热情地学习和工作
她以自己的生活历程
回答了亿万青年成长道路上
有关人生观、价值观的迷茫
她还告诉我们
”永远不要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
照亮残疾人的生活之路
如今的她,是青年人的楷模
更是为残疾人更好生活而奔波
为他们擎着火把照亮前路的
残疾人工作者
多年来,她克服病痛和困难
常到贫困地区入村入户看望残疾人
倾听他们的呼声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常青三十余年
她脸上依然带着青春的热情
充满自信
曾有人问她
“残疾人为什么要参加运动会”
她在作答时回忆起了自己
在张家口云顶训练基地调研时的情景
“我看到一个又一个
穿着红色、绿色、黄色运动衣的运动员
从雪坡上飞速滑下来”
他们有的一条腿被截肢
有的失去了双腿
但他们脸上都挂着自信的笑容
“海迪阿姨,我们不怕苦也不怕累
一定要为祖国争光!”
当他们飞快滑行的时候,远远望去
白茫茫的雪原上那一点一点的红色
就像一簇簇火苗在燃烧
冬残奥会一定会唤起大家的热情
这就是她给出的最温柔而坚定的答案
她的的追寻是一种希望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当我们好奇地发问
她身上让我们敬佩无比的气质
究竟是什么
《同辈人呵,请你回答》中的
这段文字
或许可以为你解答
“追求,如醉如痴的
近乎疯狂的追求”
她之所以能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青年们
就因为亿万青年人在她的追求中
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追求最新的知识
追求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她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事迹
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年去奋斗”
张海迪以青年人特有的朝气与魅力
活跃在生活的舞台上
这魅力的最突出的标志
正是那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
保持追求、保持热爱
百折不挠
生命永远不会完结
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往期推荐
来源 | 学校共青团
编辑 | 校青年融媒体中心青通社 林玢艳 谢嘉琳 刘希雅
校审 | 阮雨柔 黄佳淑
责编 | 蒲鑫源
一起奉献光和热吧!